
模式创新 成都市担保行业解企业发展之难
担保机构正成为我市民间融资的“排头兵”。记者昨日从成都市金融办了解到,1—9月,全市139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累计提供融资性担保566.2亿元,同比增加237.1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57亿元,实现净利润4.88亿元。目前,我市融资性担保公司总在保户数已达18万户,业务规模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在业绩和规模壮大的同时,更涌现出一批优秀、具有代表性的担保公司,以不断创新的担保模式,排银行放贷之忧,解企业发展之难。
应该说,在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我市担保行业近年来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担保机构在规模、担保总额、服务范围等方面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在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虽然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我市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业务有所下降,但整个行业仍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
139家担保公司
提供融资性担保566亿元
今年,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环境下,我市融资性担保公司仍交出了成绩不俗的答卷,行业呈现出经营日趋规范、实力持续增强、业务发展迅速等特点。记者从市金融办了解到,目前全市139家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已达156.9亿元,平均注册资本过亿元。其中,注册资本金10亿元以上的有3家,1亿元至10亿元的有60家,2000万元至1亿元的有51家。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融资性担保公司累计提供融资性担保566.2亿元,同比增加237.1亿元;融资性担保在保余额721.3亿元,同比增加251.2亿元;非融资性担保在保余额42.1亿元;在保户数已达18万户。其中,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简称:“市中小担”)、成都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简称:“市小担”)在保规模均突破百亿元大关,另有6家公司在保规模突破20亿元。特别是“市中小担”经过溢价增资后,已跻身全国10强,使得我市融资担保行业在全国初显出一定影响力。
在规模扩大、实力增强的同时,我市融资性担保公司仍保持着良好的经营状况。数据显示,1—9月,我市融资性担保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57亿元(其中担保业务收入13.77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4.88亿元,累计上缴各类税收1.18亿元。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