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二环路大容量公交系统和快速路同期建成同步投用
“公共交通的发展,其实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具体表现。”市交委主任胡庆汉告诉记者,在城市规模不大,人们出行半径比较小的时候,人们的出行基本上以个体为主,“一个人想到哪儿就到哪儿,不需要借助大型交通工具,自然就不会出现‘公共交通’这个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功能也从满足人们的居住和简单的交易慢慢地加入了更多的功能,城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这个时候,人们的活动半径变大,交通工具自然就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出行方式也从个体出行发展为群体出行,这也就是公共交通发展的开始。”胡庆汉认为,扩大、发展是一个城市的未来,这样一来城市容纳的人口越来越多,“但是道路资源往往会被压缩,大量的居民在同一时间需要出行,这个时候公共交通的作用也就体现出来。”
作为“文明交通从我做起”活动的发起者之一,成都市交委也对交通缓堵保畅制定了详细的规划。据胡庆汉介绍,为文明交通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我市还将加大公交运力投放,至2015年新增公交车8700台,其中今年就将再增公交车2000台,新增开支线公交50条以上,并将引进大容量、环保型公交客车,进行车辆更新。同时将推进公交线网优化,充分用好GPS智能调度系统,不断改善城区早晚高峰期乘车拥挤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新建道路上开通公交线路,力争“有路就有公交车”,达到日均载客量600万人次、分担率达到30%。到“十二五”末,确保公交优先,公交专用道达到1000公里,形成快线、干线、支线公交运转协调无缝衔接,做到干线可达、支线便捷。
实际上,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出行方式在很多地区和国家已经开始盛行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就是很好的例子。“人口稠密、环境空间容量有限,这样导致了交通拥堵。但是这些地方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使居民可以方便出行、整个城市交通系统更加顺利运转。”胡庆汉说,现在的成都正面临这样的发展局面,“所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来缓解城市拥堵问题成为很多城市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
除了这些措施,今年还将着手建设大容量公交系统。“我们已经规划了地面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将作为地铁系统、交通走廊的补充,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这套快速公交系统规划了300公里,有着站外售票、路权专有、快速运行和安全舒适的新特点。”胡庆汉称,这套系统中采用18米长的大容量公交车,其建设将在今年启动,并与二环路快速路同期建成,同步投入使用。为了让公交车运行更便捷,目前我市已经展开对公交调度与信号协同控制的研究,在未来公交车过路口时可望实现优先通行。
在地铁方面,2号线1期工程将在今年9月建成通车,其东、西延线力争在明年年底建成。“今年还将新开工一批地铁项目。”胡庆汉表示,到2015年,地铁1、2、3、4、7号线等都将运营,并初步形成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网,每日客运量预计达到200万人次,占公交出行比例约36%。“到2020年,我市将形成9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里程约332公里,建成成都市快速轨道交通基本网,每日客运量约600万人次,不仅更为便捷地服务市民出行,还能有效地缓解地面交通的压力。”


- 上篇文章:成都2路公交车提前发车疏散东站客流
- 下篇文章:彭州濛阳争当“太阳神鸟栖息地”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