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光伏产业生存告急内忧外患产业前景“变天”技术革新或成“救命稻草”
秣马厉兵技术革新有望度“酷寒”
新兴产业发展,必将面临企业和市场逐步洗牌带来的阵痛,但也有企业将其视为机遇。成都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就认为,“这是秣马厉兵的有利时机。”
但如何能够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升市场份额?调查报告认为,成都光伏产业有望通过“三招”翻身。
首先是进行技术革新,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必须要发展新光伏发电技术,通过进一步提高光伏电池的单位面积发电量,降低单位面积发电成本。”报告认为,地价已成为影响发电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新技术材料的研制和引进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其次,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扩大内需,进行市场自救。报告建议本土企业加强电网建设,使之与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匹配,尤其是在西昌等适合发展太阳能电力的地方,努力扩大内需,优先消化国内库存,保证资金及时回流,减少企业生存的资金压力。
政府也需匹配专业的政策引导,比如鼓励地方供电公司参与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和前期工作,或者利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那些按计划淘汰落后设备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等。
[相关:成都新能源]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颜婧]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