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成创业人才的聚集洼地 吸引“海归”留守
服务留才 近六成为大学生
2010年,27岁的朱磊还是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的生产调度,他与工作中结识的两位四川大学在读博士用8个月时间开发了一套“基于3G网络的移动无线办公系统”。“乔布斯的苹果改变了世界,我也想让我的人生变得精彩。”带着这份信念和执着,朱磊辞去了年收入约20万的工作,与他的伙伴们进驻到龙泉驿青年(大学生)创业园,一起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在园区内享受到了以前不敢想象的财务、法律、人事等孵化服务,博约创信科技有限公司的招牌闪闪发光,朱磊和他的伙伴们先后得到了科技部和省科技厅共60万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扶持,逐步发展成为专业从事3G移动办公产品、企业/政府信息化系统、网络安全产品等产品研发的快速成长型企业。
在武侯青年(大学生)创业园西部智谷创业园区的成都鼎泰丰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聚集了一批包括专家、硕士、高级工程师在内的研发、生产、管理团队,致力于LED光电事业的高科技企业。雄厚的研发实力、丰富的工程经验、先进的经营管理制度和理念和尖端的团队,让企业大发异彩,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中立志成为国内大型的半导体照明及节能、环保产品研发、生产及营销基地之一。
丰厚的知识储备和高科研水平是高学历人才独有的财富,怀揣着一个“老板梦”和一腔激情,他们正要展开崭新的人生。不仅是朱磊,无数怀揣着梦想的创业新手纷纷入驻各大园区,一展拳脚。而创业园区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吸引硕士、博士入驻,将创业平台和项目水平提高,利用各项科研成果,引进和打造高端创业项目,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和优惠政策,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极具实战性的培训纷至沓来,激发了高学历人才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了综合创业能力,同时还吸引了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加入其中,创业的队伍不断壮大起来。
以西部首屈一指的名牌高校四川大学作为优秀的学术和技术平台,2010年1月6日,武侯区川大科技园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正式开园,作为武侯区政府和四川大学重点支持项目,这是四川省首创的采取校地合作模式共建的大学生创业园。无可比拟的区域优势所带来的就是压倒性的人才优势,在川大科技园的创业团队中,硕博比例为40%,占全区创业人才的35%。川大科技园充分整合高校内各院系资源,引进的创业项目中累计有16项为高校院系高新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成果。依托川大科技园国家级创业园的资源和医药、鞋业、软件研发等7个专业技术平台,为项目的培育和孵化提供支撑。在产业优势上,以电子信息、软件研发、电子商务、工业服务等行业为主的项目累计有28个,占园区项目引进总数的80%,其中包括2个国家级创业大赛获奖项目。
统计显示,全市各创业园区内,创业者的学历层次本科生比例占65.07%,博士、硕士比例达到25.82%。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