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江区64个社区拆分成117个 破解“小马拉大车”困局
锦江区民政局局长吴海乐认为,社区面积过大,所辖人口户数较多,也导致了社区自治属性回归艰难,居民群众对社区认同感不强和社区参与动力不足的问题;社区内群体结构复杂,不利于社区“两委”开展社区工作、熟悉社区情况、掌握社区动态、了解居民需求、解决居民困难、实现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精细化;社区邻里交流不畅,不利于实现居民居住利益的共同性、居民活动的便利性、历史的延续性。
64个社区变117个
管理服务将更加精细化
据了解,锦江区按照2000户—3000户的规模,将全区64个社区重新划分成为117个,增加了80%,平均户数则下降了42%。有的楼盘过大,一期就设为一个社区。以水井坊街道为例,原有的交子社区拆分成了交子社区、点将台社区、较场坝社区和光明路社区;水井坊社区则分成了水井坊社区和锦官驿社区。“交子社区辖区内以单位住宅为主,规划为‘单位型’社区;点将台社区老式居民院落居多,规划为‘小区型’社区;较场坝社区以高档写字楼和商业店铺为主,规划为‘商业型’社区……”
这样的设置依据何在?“北京社区的设置规模为1000—3000户,西安是2000户。”锦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社区调整要考虑地缘关系,要求地域明确、构成相对单一,能与网格化管理有效衔接,同时居民的心理认同感要较强,便于自治。
社区变小了,“两委”人数增多了,会不会导致“人浮于事”,“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呢?邓立强认为,虽然社区变小了,但社区服务方式和方法需要创新,所以不会“人浮于事”,“服务需要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可以说,以前的服务仅到院落;那么,今后,社区的服务就要进楼栋,进居民户。”
“真正地下沉到群众中去,较场坝社区租用了较场坝东街67号的一处民房作为社区用房,与居民零距离。”据悉,原则上,锦江区新增的社区办公用房都将按此办理。
[相关:锦江区]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严斌]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