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力争2015年底前实现全市印染行业整体退出
关键词:走产业高端、高端产业发展之路
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仅仅是我市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则通过大力调整工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通过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来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最初的116个工业园区调整整合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再到目前的“一区一主业”的产业发展格局重构,再到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园区的发展思路,“不仅优化了全域成都的工业空间布局,更是站在统筹发展的角度,平衡了成都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产业结构布局。”
开展园区外企业向园区集中,在这一过程中,市经信委共锁定企业基数为1.2万户,变过去分散治理污染为集中治理,并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循环利用、综合利用。
产业发展,则同样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如果说,英特尔在成都的投资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一个重要起点,那么,富士康的引入,则完成了一个从零件至集成电路至终端产品的产业链布局。而成功获得“中国软件名城”这一殊荣,更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在中国版图上贴上“成都标签”。
这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也是众多成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彰显出成都这座城市在走产业高端发展和高端产业推进时的决心和信心。
电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汽车产业和食品产业成为成都千亿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而电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更是已经达到3000亿元。汽车产业则成为成都产业发展的一个标杆典范,几年时间实现了千亿产业的飞跃;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家具、鞋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华丽转型,谋求产业高端发展!
“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基本上都属于低污染、低耗能、高附加值的产业。”市经信委表示,按照“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要求,坚持高精尖优主攻方向,着力推动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各圈层分工明确、梯度错位、关联融合发展新格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汽车等特色优势不断壮大,产业特色更加突出、竞争力更加强劲——成都现代产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为主体、工业总部为核心,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