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位瑞士女大学生“逼”出成都首家青年旅社交通饭店
在电话都没有普及的年代,口碑传播的力量令人难以想象,在两名大学生成功在成都的“青年旅社”入住后,交通饭店接待的国外“背包客”越来越多。到了1989年,为了让交通饭店变得更加名正言顺,酒店进行了内装修,并被授予了一颗星,就这样,交通饭店成为了一家涉外旅店。
最火上世纪90年代 一年可接待上万老外
第一批在交通饭店中工作的邓伟女士今年已经44岁了。到了这个年纪,她已经清楚地明白,其实老外眼中的“青年旅社”不是一个旅店的名字,而是一种文化。在并不高档的交通饭店中,他们接了成都的地气。
在酒店的围墙里面,1994年调到饭店工作的陈萍女士,第一次通过外国的背包客了解到了许多知名的世界登山品牌。直到现在,陈萍那一批进入酒店的工作人员还能说一口较流利的英文口语。
在陈萍的印象中,交通饭店最火的时候是在上世纪90年代,人最多的时候,连酒店的会议室也被搭上了“席梦思”,一年可以接待10000名外国游客。在这段时间,他们还见识了老外的“穷游”。一个满脸大胡子的欧洲大个子入住后没钱吃饭,当酒店工作人员给他端过一碗蛋炒饭时,老外竟热泪盈眶。
成都,从被动接纳 到主动去让世界了解
1998年以后,广东省旅游局将“青年旅社”的概念正式引入了中国,成都开始有了其他的“青年旅社”,这些旅社甚至加入了国际联盟。交通饭店一些英语说得流利的服务员去了大酒店,甚至外出当了英语老师。
2000年后,成都的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黄金期。许多新潮的“青年旅社”纷纷建立。2009年,交通饭店把原来的一排办公区改成了现在的“成都交通青年旅社”,成为了交通饭店中的一个专属区域,一个由平房吧台组成的带有新潮感的青年旅社。年轻新潮的服务生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也能说流利的外语。旅社充满涂鸦风格的墙壁与并没有太大变化的交通饭店主楼相对而立。此时的陈萍,已经是交通饭店的总经理了,她说,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的不只是过去那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了,他们更需要的是文化、是感觉。成都也像交通旅店一样,从被动的接纳,变成主动去让世界了解。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