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成都GDP突破8000亿元问道“万亿”路径
记者发现,深圳GDP达万亿的数据中有成都的“影子”——2011年的深圳,在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表现突出,当年产值增长达38.1%,而去年成都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方面同样表现抢眼;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在冲刺“万亿”途中一马当先,其产值增速高于工业增速7个百分点,而今年成都的电子信息与汽车制造业在各类排名中也比翼双飞。此外,深圳是珠三角的门户,成都则正在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国际旅游、现代金融中心、会展之都等领域的表现,让成都有了占据西部鳌头、比肩沿海的气势。
在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看来,成都能够从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探寻适合自己的路径:“作为内陆中心城市的成都,更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冲刺万亿还需持续发力能否冲刺“万亿”,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成都很清醒,“快一步就可能一跃而上,慢一步就可能贻误时机。”
近年来,成都长期处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经济总量排位的第二梯队水平,并与同梯队中的8个城市经济水平非常接近。但戴宾认为机会已经出现,GDP突破8000亿元,说明成都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和带动促进省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已得到进一步提升。
戴宾认为,成都经济实力得到迅速提升,在于培育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汽车这样的支柱性产业集群,要更上台阶,还得依赖这两大产业的爆发力。此外,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先导,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也尤为重要,“特别是要善于把握国际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增长机遇,倒逼全市外贸经济转型升级,重点培育出一批千亿产业集群。”
统计分析人士也指出,成都的机遇还在于将面临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契机,“尤其应该利用好今年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及华商大会的机遇,加快‘充分国际化’进程,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和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落户。”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