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江奋力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国际化成都卫星城
发展路径
深化四大改革
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阻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为国际化卫星城建设释放活力。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把政府该办的事情办好。通过优化行政审批,实现政府管理180度扁平化、政府服务360度立体化。通过创新园区管理机制,逐步构建与国际化卫星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推进机制和考核机制。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镇街发展活力和积极性。
二是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积极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建设中土地制约问题。积极探索建立花木产权交易平台,创新花木产权抵押融资、交易等产权人自主融资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实现花木资源市场效益的最大化。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做大做强集体经济。
三是充分激活社会资本。全面放开各类市场,建立“无歧视、无壁垒、无隔阂”的市场体系。激活区内民营资本,带动并形成更多的民间投资。创新政企合作机制,特别是创新融资合作模式,吸引更多资金踊跃进入温江。盘活区属国有资源,充分释放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生机活力,加快实现脱困增效,确保保值增值。
四是深化用人制度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使用机制、服务机制,为温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夯实五大基础
一是夯实产业基础。坚定不移地按照构建“351”产业集群和转型“三园区”等既定的产业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基础再夯实、项目再攻坚”,不断夯实卫星城的产业支撑,实现以产立城、产城共兴,打造温江经济升级版。坚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做大做强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三大特色产业,培育形成1个千亿级产业新城(海峡两岸科技产业新城)、1个千亿级(食品饮料)和2个百亿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0个十亿级龙头企业,实现工业经济二次腾飞。以建设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为牵引,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发展,瞄准服务业高端,大力发展高端商务、文化创意、医疗健康、运动休闲、生态旅游等优势服务业,真正把温江打造成高端服务业集聚区。特别是生态旅游,要围绕“打造高层次国际化的都市型休闲旅游胜地”这一目标,坚持全域旅游的理念,充分发挥和放大温江作为省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马术节永久举办地这些品牌,抓好西部自驾车旅游枢纽建设,进一步推动国色天乡、城乡绿道等旅游资源的升级。现代农业方面,主攻都市现代农业,始终围绕花木产业,最大程度的做大做长花木业的产业链条,深入推进花木产业研发、交易、信息“三中心”建设,打造立足四川、辐射西部、面向全国的现代化花卉集散中心。
二是夯实生态基础。始终围绕“国际花园城”建设,以创建“中国(温江)生态文明特别实验区”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生态系统,提升生态服务能力,规范生态管理,营造“绿意盎然、花团锦簇、水韵悠长”的城市生态风貌。

- 上篇文章:成都蓉北市场火车北站市场商家整体调迁至国际商贸城
- 下篇文章:成都雄飞中心·林恩国际酒店正式开门迎客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