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政务服务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行政审批和服务流程再造
3月1日起,成都市全面推开了实施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登记条件、换发竖版营业执照、停止企业年度检验和个体工商户验照等改革工作,吹响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号角;9月21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五大新政”推出,重点在“放宽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推行‘先照后证’、放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限制、试行小额经营社区备案和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5个方面,进行了具有成都特色的深度创新……办证大厅,像秦旭这样来登记注册的市民很多,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后,工商登记窗口成为政务大厅最为“热闹”的窗口之一。“3月至8月,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7518户,同比增长20.13%,高于全国增速4.38个百分点;新增注册资本1627亿元,同比增长52.36%。其中,新登记内外资企业40370户,同比增长54.85%。同时民间投资热情高涨,3月至8月,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38150户、外商投资企业410户、个体工商户56512户,同比分别增长60.62%、27.33%和3.09%。民营经济增长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0.3%,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90%。”据成都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成都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以来,成都市市场主体增长呈现出“井喷”态势,成都市场主体数量明显增长,不难看出,改革的活力,充分激发了民间投资的热情。
行政审批和服务流程再造
“生命周期”服务试点初见成效
“龙泉驿区以服务为核心多维度开展大生命周期服务整合;温江区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已迈出了第一步,已经完成了近200类事项的流程梳理;新津县探索建立联合审批室和四个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窗口,打破了‘逐一申请、自行受理’传统体制,让企业不再在部门之间来回跑路。”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先进城市的一流标准,根据企业注册登记、投资建设、生产经营和申请破产等阶段以及公民出生、成长、死亡等阶段,成都市梳理了涉及不同阶段的审批事项、监管事项、服务事项和惠民政策等,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更加健全、优质、及时的政务服务。目前,在龙泉驿区、温江区、新津县等地的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以企业和公众为中心的政务服务流程逐步建立……为进一步简政放权,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成都市政府于7月14日出台《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及重点任务,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入清理、精简、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基础上,坚持以企业和公众需求为导向,推进行政审批和服务流程再造,同时以行政审批信息化推动政务服务现代化、推进行政审批监管制度改革,成都市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展开。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