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第二届中国歌剧节 四川歌剧《彝红》《苏武》双双获奖
记者昨日获悉,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上,16台参评剧目的比赛结果全部揭晓。四川两部新创作品——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歌剧《苏武》和四川凉山歌舞团的歌剧《彝红》双双获奖。《苏武》作曲林戈尔获优秀音乐创作奖,《彝红》荣获优秀剧目二等奖、主演喻越越(饰演妮扎嫫)、硕果阿福(饰演拉铁)荣获优秀表演奖。
中国歌剧节是我国歌剧领域最高级别艺术盛会,本届中国歌剧节以唱响“中国梦”为主题,展演的20部剧目都是甄选出的名剧佳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等,成为本届中国歌剧节评委和专家特别强调的内容。总政歌剧团原团长王祖皆说:“任何好作品都要经受住历史和群众的考验,说到底还是要重视艺术本体。一部好的歌剧作品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主题深刻,故事动人,人物鲜活,音乐动听,场面精彩,呈现新颖。”
中国歌剧的发展经历过非常艰难的时期,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用大半生的时间才将歌剧《屈原》搬上舞台;创作歌剧佳作《启明星》的武汉歌舞剧院曾30年没有再排过歌剧;本届中国歌剧节参演剧目《苏武》的作曲、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林戈尔,曾将曲谱压在箱底19年才终于迎来搬上舞台的契机……如今新创歌剧正在发生量的变化。近50部歌剧报名,20部歌剧入选本届中国歌剧节参演参评剧目,这是中国歌剧近3年来发展的一个截面。诞生于意大利的歌剧拥有400余年的历史,引入中国也近百年,单从数量上来说,现在是中国歌剧发展最好的时期,很多人将之形容为“井喷式发展”。知名作曲家王世光对此表示认同。“歌剧人才队伍积聚到一定程度,开始形成文化自觉。”王世光说,现今歌剧的发展已由过去的“星星点点”演变为现今的“蔚然成林”。中国歌剧舞剧院原院长林文增说:“国家之所以举办中国歌剧节,说明歌剧在艺术上是一个权威性代表。”参加本届中国歌剧节的四川院团的主创团队也表示,希望抓住此次良机进一步提高歌剧创作和演出水平。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