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交通大学IT男“半路出家”当刑警 自创新方法成追逃能手
同时,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他运用自己大学的英语基础,仔细对照《英汉辞典》,认真阅读研究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卡尔森的全英文版《犯罪心理学》,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并利用业余时间到法院旁听庭审,从律师的辩护中寻找民警审讯过程中的新思路。自创信息化追逃技术,自学分析犯罪心理学,短短几年时间,田小松已经由刚入警时的“菜鸟”民警成长为了一名能独当一面的追逃能手。
与嫌疑人打心理战
打开“零口供”突破口
今年2月28日,祥福派出所接到群众曾某报警,其男友吴某被人胁迫至某宾馆内,要求曾某带一万元前去“赎人”。接警后,田小松与同事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处理。民警在现场挡获了3名嫌疑人,还有一名被绑在凳子上有被殴打痕迹的男子,经辨认,正是报案人男友吴某。3名嫌疑人交代,吴某于去年9月曾向他们的朋友陈某借款5000元一直没有归还。2月27日晚,陈某邀约他们3人及另一嫌疑人陈某一同将吴某胁迫至宾馆内,以暴力手段逼迫其写下欠款30000元的欠条。随后,民警根据线索将陈某抓获归案。但被抓获后,陈某态度恶劣,对于民警的提问闭口不答。面对陈某“零口供”的情况,民警们颇感头疼。
就在案件审讯工作停滞不前时,田小松默默翻开手中的卷宗,走进了审讯室内。卷宗上记载的是田小松在前期搜集到的大量本案案件事实,以及掌握到的陈某的个人情况。放下卷宗,他并未着急对嫌疑人进行审讯,而是从家庭、生活的角度与陈某谈起了心。3个多小时过去,田小松的话语触动了陈某的心,终于他打破沉默,主动向民警交代了自己参与非法拘禁吴某的犯罪事实,并表示对自己的一时冲动感到深深的懊悔。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在每一次的案件侦查过程中,半路出家的民警田小松总是能抽丝剥茧,从零散的案件信息中找到案件突破口,最终破获案件。
[相关:警察]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李旻]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