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成都旅游4大战略 实施旅游改革创新工程
其次是建立旅游大市场机制。成都旅游将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区域、圈层旅游合作机制,推进规划共编、品牌共促、市场共推进、信息共享,构建全域成都大市场。并依托龙门山、龙泉山旅游功能区“统规分建”推进机制,鼓励旅游景区探索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新模式,探索建立景区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共享机制。
第三是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年内力争设立免税旅游商品店,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开发重点旅游项目;扩大中小担保公司职能,积极培育扶持优质旅游公司上市,扩大旅游企业投融资规模和渠道;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引进国际旅游企业参与我市旅游市场竞争,鼓励我市旅游企业走出去参加国际旅游市场竞争。
第四是创新考核机制。探索改革旅游的发展目标和统计体系,增加质量和效益指标,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数增速快于旅游总人数增速、过夜游客增速快于一日游游客增速。
实施旅游产业优化工程
在实施旅游产业优化工程方面,一是将统筹产业空间布局。推进重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中心城市共融互进,提高龙门山国际山地度假区、龙泉山乡村休闲度假区、中心城区都市休闲产业集聚区及环城游憩产业带的产业集聚水平和高效链接,通过连线成片,促进城市、线路、景区有机连接,形成各具特色的立体产业体系;二是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依托大熊猫、古镇和雪山等资源,加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力度,壮大旅游精品规模。强化宽窄巷子、锦里等街区文化特色,推进文殊坊、水井坊等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提升都市休闲旅游产品。依托大青城、西岭雪山-花水湾等项目,建成一批旅游度假区。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打造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加快推进生态、文态、业态和形态“四态合一”,打造天府古镇旅游圈;三是健全旅游产业体系。积极引进国际旅游组织机构和知名旅游运营商、品牌连锁酒店,鼓励通过兼并、控股等方式发展壮大旅游龙头企业。支持旅行社建立“批发、代理、零售”垂直销售体系,鼓励大型旅行社走集团化、网络化的发展之路。优化酒店布局,引导农家乐向乡村酒店转型发展,满足高、中、低市场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引导交通企业增加旅游小车租赁业务,开发观光巴士线路。扶持地方特色旅游商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