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加快对接全球 将设自贸区 营造国际开放环境
将设自贸区 营造国际开放环境
在与世界的通达和融入到全球产业体系过程中,成都这座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但对于目标是打造开放的国际化城市的成都而言,还将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对外开放合作环境。
黄新初强调,为打造成为外商投资中国西部的首选之地,成都要着力营造具有国际优势的生产服务环境、体现国际品质的生活服务环境、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务服务环境。“只有筑好‘巢’,才引得来‘金凤凰’,才能让外来的企业和人才在成都落地生根。”
去年9月,成都正式对51国公民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作为中国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第四个实施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的城市。该政策的实施,极大方便了国际商旅人士来蓉考察、洽谈。
在政务环境方面,成都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底,成都多次大规模调整、清理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行政许可项目减幅达91%;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减幅达81%。今天的成都已经是全国同类大城市中保留行政审批数量最少的城市之一。
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今年将严格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健全外资重大项目服务“绿色通道”,形成高效化的营商制度环境。争取在中西部率先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与此同时,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中,不少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设立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实验区,势在必行。
“与过去传统的开发区推进建设模式不同,自贸区带给一个区域的不是优惠政策,而是制度创新,是抢先争取国家改革红利的难得机遇。”成都市商务局总经济师周立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贸易投资规则面临重构的大背景下,成都的发展更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才能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抢占先机。
周立志看来,不论从区位优势、经济实力还是从科技人文和国际化程度来看,成都均走在中西部前列,成都有条件成为第一个内陆自贸区。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成都日前还提出将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推动全国移动金融综合应用创新试点、商业保理试点和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营运管理改革试点,积极争创国家级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黄新初表示,成都将深入实施“全域开放”战略,广泛汇聚国际化城市的发展动能。新形势下实施“全域开放”战略,必须进一步拓宽眼界、扩大范围、提升层次,加快形成联动省域、联通全国、联接世界的大开放格局。
据法国《欧洲时报》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