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瞄准IT新材料 成都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库今年建成
一边是来蓉布局、合作的国际科技科研项目,一边是成都创新型企业与高校院所……昨日,第一届成都国际高新技术合作项目展示对接会揭幕。来自意大利、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先进技术成果“抱团”亮相成都,与我市科技企业、高校院所“面对面”,力促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在蓉落地。
瞄准IT、新材料
全球先进技术成果“抱团”来蓉
“我们的项目涉及汽车产业,通过这个平台,加深了我们与意大利APS公司的合作。”昨日,与意大利APS公司达成“全自动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研发及运营项目合作的蓉企“新驰电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对接会规模不大,却非常专业并提前进行了项目“配对”调查,让成果对接的各方均能直奔主题而来,“场地不大,流程不繁复,却很能收到实效。”
据悉,本届成都国际高新技术项目对接会主要针对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整合了国内外院所、企业等资源,力促全球先进技术成果在蓉落地。对接会上,成都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与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新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与意大利APS公司等合作在会场定音,现场“联姻”,达成战略合作。
我市将出台专项政策
深化科技改革促进校(院)地协同创新
“产业国际化,推动着科技合作的国际化,眼下,市科技局正着手对我市国际科技合作、科技研发项目系统‘摸家底’,今年建成国际科技项目库。”昨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库将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梳理国际科技项目,将聚集的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向产业链“引流”,重点资助并实施一批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力促更多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在蓉落地,实现本地成果转化。此外,建立这个专门的项目库,也能让成都市科技服务更有的放矢。
提及成果转化的问题,记者获悉,眼下,我市已启动“六大创新工程”,作为六分之一的校(院)地协同创新工程,正在深入推进,并将出台《成都市深化科技改革促进校(院)地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通过下“深水区”的改革,打破成果转化的坚冰。
“在这个领域,成都将在多个层面,进行前所未有的创新与改革。”据介绍,这些改革将囊括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建设、高校院所企业共建技术创新联盟等多层面的创新。“比如,支持在蓉高校制定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管理办法,鼓励科技人员利用科技成果领办创办科技企业,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起实行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建立职务发明成果转化股权、分红激励制度等。”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