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转型升级 “借智”规划大师 保护历史文化遗存

2014-04-20 09:52:36 | 成都热线 | www.cdrx.net

专家建言>>>

著名国际城市规划大师、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刘太格被称为“新加坡规划之父”,他以“花园城市”新加坡为例,畅谈应以人文学家的心、科学家的脑、艺术家的眼进行城市规划。结合成都实际,他认为,成都是人口特大中心城市,应在中心城和城镇之间建设若干大小不一的城市,每个城市可分担200万—500万左右的人口。在这种模式下,城市间虽然有规模差别,但都拥有自己的城市中心,高度独立存在,可以进一步分流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以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稠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问题。“总而言之,城市规划一定要有层次、有梯度,不能把所有城市功能过于集中于中心城区,而是通过小城市、街道片区、卫星城甚至居民小区层层分流。只有这样,大家才不会事事都朝天府广场跑了,中心城也就轻松多了。”

“成都可向伦敦学习,以基本组团的营造为策略,把小组团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突破点。”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陈可石认为,城市是由街道、建筑等不计其数的基本组团所构成的空间结构,而成都是典型的多中心小组团城市。应把每个组团作为一个基本单位来进行优化,提高容积率,增加绿地和公共空间,打造精品步行街和城市公园。

保护历史文化遗存 让城市“更新”生长

【目前现状】

城市空间形态缺乏层次,城市整体空间形态不佳……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特色逐步消亡”的通病也成为成都之痛。目前,成都基本保持着原有的古城格局,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近十年来以旧城区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城市“历史风貌”已经所剩无几,尤其是建筑尺度、色彩、风格等都已大异其趣。城区历史文化遗存在数量上较多,但空间上分散,内容上重点不突出,城市整体环境和古迹周围环境的历史特征不鲜明。

成都对策>>>

保护延续历史风貌和城市记忆,成都市着力保护和展现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遗存,延伸城市记忆。针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遗存,分别编制了保护规划,总规确定了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文殊院历史文化街区和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4处历史文化街区,对33处近现代建筑进行了挂牌保护,并通过老旧院落改造,在城市建立新旧和谐、具有认同感、体现地方特征和历史文脉的城市空间环境。

同时,规划了青羊宫片区、少城片区等一批能彰显成都文化底蕴的特色风貌区为重点,延续原有古城肌理特色。并规划建设了少城记忆、红星路35号、成都古城墙等“文化地标”。

完善提升城市形体,成都市还修订形态分区,确定各形态分区的建设指标,控制整体空间形态。依托城市中轴线、重要干道和节点区域,大力开展城市设计工作,打造两轴四片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

本文共5页 12345
[相关:城市转型]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王眉灵 杨晓沣] [编辑:成都热线 ]
延伸阅读
更多新闻
  • 热烈祝贺遂宁银行成都分行开业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158号
  • 热烈祝贺德阳银行更名长城华西银行
  • 热烈祝贺富邦华一银行入驻成都 富邦华一银行成都分行地址:人民南路四段19号威斯顿联邦大厦
成都热线官方微信号cdrxnet
成都新闻热线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4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5798号-1
西南网络 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