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万福:若非30年水墨积淀哪能画得残荷出新韵
独树一帜
金卡纸上画残荷
古往今来,画荷花的人不计其数,在如此庞大的“粉丝团”基础上选择画荷花似乎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众生芸芸脱颖何其难。但陈万福的荷花又确实独树一帜。有艺术评论家评价说,陈万福喜在金卡纸上作画。相比传统水墨所用的生宣熟宣,色泽古典的金卡纸将残荷映衬出一种独特的意蕴,看似古隽而犹生精致,看似暗雅却质地丰富,可谓创新的尝试。
他喜在残荷中寻觅生命的迹象。一卷画面有枯萎失水的老朽经脉也有空灵氤氲的独特气场;一袭残叶可孑然倒立于浮萍更可相伴虫鸟之间。他喜在残叶中偶发一只饱满的莲蓬,叶者如晕如染般缥缈,莲蓬欲滴欲破般精细,甚至连莲蓬中的一粒粒莲子都立体而清晰,被描画如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眼珠,好似正在窥视着生命的奥秘。一残破一新鲜、一写意一工笔、一偶然一用心的对应和谐而恰到好处,顿生空灵万象。虽是画了数十年的工笔水墨竟也能绘出这般写意的真正意境:情态之自由,气象之灵动。艺术评论家罗缋源老师指出,陈万福在构成艺术的笔墨技法和思想内涵两者中,更多的还是采用视野综合、分解、虚化、位移等方式,舍去了宏大与壮阔的空间概念,力追虚静、幽远、淡雅、细润、空灵的禅意图式、视觉张力和空间美感。
记者在陈万福的画室里看到,这样的残荷意境已经成为陈万福鲜明的个人水墨语言,并将继续延续。在具有代表性的《来去无意》和《来去吉祥》两件金卡纸组画作品中,其笔触和技法的成熟完全自成一脉。
艺术品鉴
受到市场与学术界的肯定
“其实到了我这样的年纪,‘出道’真的只是为了分享,我希望将我艺术阶段性的探索成果与朋友们分享。”陈万福告诉记者,之前,他做过平面设计、经营过生意,虽然画了30多年的画,但对于艺术领域一直是一种游离状态。从2010年开始才以专业画家的身份回到画画的道路上,进入到艺术市场。
据了解,很多认识陈万福10多年的画家朋友甚至不知道他在画画,而且画得如此精彩。去年年底,陈万福专题艺术品鉴会在诗婢家美术馆举行,这也是陈万福艺术生涯真正意义上的首次亮相。他的40幅工写兼备的残荷作品受到了学术界和市场的高度肯定。他透露,接下来,他将尝试着创作一批新的残荷作品,将空灵闲适的艺术意境发挥到极致。

- 上篇文章:成都市将开展医药卫生服务价格专项检查
- 下篇文章:成都市大邑县斜源镇:小镇来了“吃”建渣的“大肚汉”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