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堂以三区建设促三化联动 新型工业催生产城一体
现代农业
推动统筹发展
雨后的天空特别通透,空气中弥漫着橙花的芬芳,漫山遍野的柑橘林掩映着波光粼粼的湖水,骑着自行车的市民们在绿道中穿行……走进三溪镇白庙村,仿佛进了一个世外桃源。这是成都著名的乡村旅游胜地。每年从冬天开始,脐橙节、国际油菜花节、橙花节、登山漫游节等以田园休闲为主题的活动便一个接着一个。
而在不远处的赵家镇,鳞次栉比的食用菌大棚蔚为壮观。正是出菇的时节,前来拉货的客商每天都在大棚外排起了队。这是金堂县赵家镇引进四川省食用菌创新团队打造的野生羊肚菌驯化栽培基地,采用“菌—稻—菜”复合种植模式,共推广发展羊肚菌人工栽培500亩,亩产300—400斤,产值3万元以上,并同步推动海鲜菇标准化生产园区建设,带动全镇食用菌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
不仅是三溪镇和赵家镇。作为成都市10个粮经产业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之一,金堂县在11个丘区乡镇,拟用3年时间建成全省“千斤粮、万元钱”的粮经复合丘区样板、全国一流的丘区特色产业基地、“中国西部菌都”,同时依托生态农业本底,大力发展围绕城市需求的田园乡村旅游,成为城乡统筹,同发展共富裕的样板。
据悉,项目围绕市委、市政府“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企业带动、院校支撑”原则,采用“大园区多业主”发展模式,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户,专合组织6户、家庭农场10户,建成3亿袋的食用菌基地,常年保障性蔬菜基地2万亩,柑橘基地3万亩,伏季水果基地1.5万亩;通过院县合作,开展人工驯化野生羊肚菌等新品种推广,茄果类蔬菜再生、太阳能提灌站等新技术示范和“菌—稻—菜”轮作、“猪—沼—果(菜、粮)”循环、“玉米—灵芝”套作等新模式应用;与省农科院共建优质葡萄、梨、桃3000亩、全国最大羊肚菌商品化栽培基地500亩和“四川丘区蔬菜科技示范园”300亩、“四川柑橘母本园”300亩。珍稀羊肚菌人工驯化和商品化栽培,亩产300—400斤,产值3万元以上、亩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积极推行“两入股、两分红”等利益联结新机制,推行“统租返包”“分季流转”方式充分带动农户参与,实现基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