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江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做生态文章 建精品城区
4月22日,锦江区委六届十一次全会上,《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意见》正式通过,《意见》中,“生态”一词频频闪现,并以自我加压的方式,让“生态”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实在——率先构建中心城区现代节能环保服务业园区,力争2016年环保产值由2013年的3%提高至6%;进一步优化综合考评机制,将生态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关工作考评分值提高到重点工作加分20%以上……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目标拨动了亿万国人的心弦。将“绿色、循环、低碳”理念不断融入科学发展当中,回望锦江区的生态发展之路,连绵悠长。“2009年,锦江区提出建设‘精品城区’,生态型就是她的前置条件,”锦江区主要领导介绍说,在此之下,将生态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出台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明确了锦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工作体系和推进步骤。
“预则立,不预则废。”立足生态,锦江区的发展有了更明晰的方向,特别是在产业选择上,更多了几分谨慎和睿智。建立符合国家生态区特质的循环高效经济增长体系,推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
向集约化、高端化、生态化、低碳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方向转型迈进,在产业发展上勇于做“加减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升级,城市形态向“高层次”转型。“建设现代服务业先导区,”早在2007年,锦江区就审时度势,充分发挥中心商业商务区的优势,依托“一个核心区、两条经济带、三大功能板块、四个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出了建设带动全市、辐射中西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的目标。在此构想之下,通过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大力推进传统工业向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传统服务业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2013年,锦江区产业结构优化到0.1:14.7:85.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63.94亿元,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418万元/吨标煤,以“1+4”现代服务业为先导的产业结构体系已经形成。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