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外资银行门槛降低 明确表示不会“理财变保险”
去银行办理储蓄业务,却被银行工作人员推荐购买保险产品或其他基金、信托产品;向储户推荐理财产品时,刻意夸大年化收益,隐瞒并非保本产品。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成为金融消费投诉的重点。
由成都市消费者协会联合成都日报社共同举办的成都市金融服务领域消费者评议活动,已进入调查暗访阶段。近日,本报记者同市消协义务监督员随机暗访了成都市各家外资银行。记者发现,虽然都是外资银行,但对于银监会的相关要求,如“银行规范服务收费”、“对小微企业‘减费让利’”等,均做得很到位。此外,外资银行对于理财产品的宣传也做到了实事求是,基本上不存在夸大、误导性宣传。
外资银行明确表示
不会“理财变保险”
6月24日下午,记者一行人首先来到了人民南路三段的友利银行。中午时分,银行略显冷清,办理业务的人寥寥无几。一走进大厅,大堂经理立马迎了上来,“有什么需要帮忙?”“你们这里有没有理财产品,我想了解一下?”义务监督员张德芬佯装成有理财投资需求的客户询问工作人员。“有,这边请。”大堂经理将张德芬引到柜台处,理财经理立马站了起来,针对其提出的理财产品的风险、期限、收益率等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相关:外资银行]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蔡云舟]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