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北改三年:宜人宜居宜业新北城 从规划蓝图走向现实
【这是一座文明北城】
成都“北改”坚持以社会治理为基础,以人为本进行多元化规划治理。在社会治理领域,北城在金牛区曹家巷的“自改模式”、成华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新都区的“香城管家模式”等第一轮经验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未来北城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原有政府的主导性、多层级管理体系,向以社区为单位的社区自主管理、社区民主模式过渡。政府由主导管理机构变成服务管理机构,城市治理实现“他治”向“自治”的转变。以基于地缘、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秩序井然、文明祥和的社区建设为“细胞”,构建居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的“民生政府”。
北城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注重均衡性、舒适度和人性化,处处彰显人本主义的现代城市文明。截至2020年:未来北城的城市级医疗中心,从“北改”前的1处增加到5处,综合医院从11处增加到20处。便利的社区医疗配套、快捷的医疗服务为北城人提供了放心的健康保障。散布北城的多家三甲医院将为北城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尤其是华西医院在北城开设唯一一家分院,更是标志着北城医疗品质的大幅提升。
未来北城的公共教育配套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北改”片区内中小学将由“北改”前的84所,增加到187所,整体数量提升一倍以上,实现“每500米就有一所学校”的教育资源网络化布局。新建和扩建学校将彻底解决北城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紧张的问题,成都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得以彰显。从质量上看,成都实验小学、成都树德实验中学、成都市金沙小学、石室初中青龙校区等名校先后崛起,蓄势待发,北城学子在家门口就可以选择优质教育资源。
便捷的社区网络化教育资源配套、逐步崛起的中小学名校,再加上北城已有的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一座教育之城已然崛起!
此外,北城还新增城市级体育中心3处、片区级体育设施24处,实现“每500米就有中心健身设施”的愿景。其中凤凰山将建市级体育中心,将城市生态公园与体育结合,形成“绿色生态体育”的体育产业,引领北城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人们在北城社区的城市绿色跑道自由奔跑、孩子们在小区内健身设施玩耍、市级体育中心人流如织、挥汗如雨……如此图景,无疑是未来北城宜居画卷的绝佳注脚!
画卷之中,千年成都文脉气象跨越千年,一气贯通。遥望数千年古蜀文化,漫步古蜀道丝绸之路,摩挲闪耀着成都文明之光的蜀锦织机、扁鹊医书、经络漆人,品味“川西第一禅林”昭觉寺佛禅文化之韵,近观大熊猫可掬憨态,体验天回镇川西乡场社会风情,感受八里庄文化创意激情……传统文化与今天的北城不断交融,与北城的大地碰撞,迸发出新的交响。它们凝聚成丰富多元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如同珠玉般散落于北城,将城市文化内涵充分外化,文化精华有序传承,文化特色充分彰显。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