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草堂成文学圣地 韦庄贡献大修葺保护草堂第一人
草堂格局 源自明清两次大规模重建
行走在草堂中轴线上,曲径通幽,茅屋掩映在竹林深处。如今游客看到的草堂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呢?王飞告诉记者,杜甫草堂经历了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庆十六年两次最大规模的重修。这两次重修,奠定了后世草堂依中轴线对称的多重院落式布局的基础,并延续至今。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鉴于草堂已陈旧残破,四川巡抚都御史钟蕃、四川巡按御史姚祥倡议重修。”王飞告诉记者,此次重修既完善了布局又扩大了规模,明武宗时,曾任大学士的杨廷和曾作《重修杜工部草堂记》,对这次重修的规模、布局等做了详细描述。“而相比以前的重修,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对草堂的重修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王飞告诉记者,清嘉庆年间四川总督常明、布政使方积等发起重修草堂,这次重修于嘉庆十六年七月动工,至次年正月告竣。通过这次重修,形成了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和工部祠五重主体建筑贯穿中轴线的格局,园林面积也进一步扩大,增加了水槛、花径、独立楼等景观。这次重修的成果一直保存至今。
十四言名联 将与草堂同垂不朽
“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站在何绍基的这副名联前,王飞告诉记者:“这副对联,是杜甫草堂现今年代最久、影响最大的作者自书联,也是民国初年,草堂经兵火之劫后幸存的两副木刻对联之一。”
[相关:杜甫草堂]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王嘉]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