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高新区破题区位掣肘困局 探索创新驱动发展路径
范毅认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更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即通过聚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人才、金融资本等高端创新资源作用,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创新创业,提升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最终转变为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辐射引领带动区域创新发展。这其中,高瞻远瞩进行产业和政策布局,辅以“小政府、大社会”为核心的政务服务,是成都高新区又一经验。
以互联网+产业为例,瞄准“互联网+”发展方向,成都高新区2012年6月在全国率先发布了《加快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并抓住成都获得中国软件名城的机遇,掀起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高潮。
2014年,成都高新区发布“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再次出台《〈成都高新区加快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将移动互联网产业作为“先导性产业”,集中资源大力支持。目前,铁皮人、东方闻道、极米科技等一批“互联网+”细分领域的高成长企业迅速聚集,“互联网+教育、+生物医药、+物流运输、+旅游”等领域,众多业态模式创新企业不断涌现。
在范毅看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的过程就是一个提档升级的过程,就是一个汇集创新资源、完善创新体系的过程。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经确定了构建“统筹推进、产业协同、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体系。相关部门正在根据国内先进示范区的经验,结合成都实际,紧锣密鼓地编制《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进一步明确建设示范区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只是一个新起点。我们力争到2020年,形成以成都高新区极核引领、支撑全域成都乃至中西部创新驱动发展,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范毅说。
(原载《科技日报》2015年10月27日第1版)
[相关:成都高新区]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成都日报] [编辑:成都热线
]

2018年成都高新区利用内外资、新签约引进项目总量居全市第一
成都高新区建区30周年 万元大奖征集“高新精神”
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全国信息安全产业核心集聚区
成都高新区启动2018科技型企业“欧洲行”
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召开(扩大)会议 范毅主持并讲话
TECH INSIGHT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年会十大“创服之星”出炉
成都高新高成长20强在菁蓉国际广场发布过半来自软件业
成都高新区发力建设国际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 上篇文章:成都G28路公交车高峰快线改道
- 下篇文章:2015第十三届中国合唱节在成都娇子音乐厅正式拉开序幕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