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金融业发力多层次资本市场 打造中国金融第四极
金融业的快速增长,离不开金融机构的聚集,五年的时间之中,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在成都这片中西部金融的新高地上生根发芽。记者从成都市金融办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末,成都市共有银行机构63家、保险机构76家、证券期货公司87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股权投资基金达381家,而外资银行、保险公司总数分别为16家和17家,居中西部城市前列。
“引进来”之外,“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截至9月末,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1241.8亿元,同比增长83.3%。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银行机构比年初增加1家,达到33家,结算国家和地区达到57家。截至三季度末,国开行四川省分行累计贷款支持成都企业“走出去”承诺金额达到26.6亿美元,合同金额15.5亿美元,贷款项目共涉及5大洲8个国家,东方电气波黑斯坦纳瑞电站项目、四川开元集团老挝钾钼矿等项目皆位列其中;农行四川分行营业部支持“一带一路”走出去重点客户6户、跟进相关项目12个,合计金额41亿美元。
建设多层次资成都市场
助力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证券化水平的提高,多层次资成都市场的建设,同样是成都金融的重要发力点。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成都共有沪深主板以及创业板上市公司30余家,而经过近5年的发展,截至今年三季度,全市境内A股上市公司达57家,不仅占据全省上市公司数量的半壁江山,更是位居中西部前列。2014年1月,四川省首批11家新三板企业正式挂牌,多层次资成都市场的重要一环由此拉开帷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成都新三板公司总数已达到80家,其中更不乏诸如1919、页游科技等一批走向全国的企业。同样是在2014年,场内市场的重要补充——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正式开门营业,截至今年9月底,交易中心新增挂牌企业28家,展示板挂牌企业总数增至214家,而首家融资板企业也于本月正式挂牌。而成都地铁、工投集团、交投集团等一批国有企业也通过发行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