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未来愿景与成都行动:
成为全球创新创业链条上的闪耀明珠
成都市结合成都实际以及国家赋予的重点试验任务,将创新与创业当成一个闭环贯穿改革始终,确立了围绕一个目标、打通两个通道、扭住三大抓手、实施四大战略、强化五大保障的总体思路。
确立一个目标。近期目标,是要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全国的创新创业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更长远来看,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成为全球创新创业链条上的闪耀明珠。
打通两个通道。在改革重点上,主要是打通“两个通道”。一是要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解决创新资源从科研机构和高校向企业流动、为企业和市场服务的问题。重点要搞活创新需求端和供给端,扩大企业和市场的创新积极性以及对创新技术、产品的需求,提高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为企业和市场服务的动力。二是要打通军民深度融合创新通道。这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明确要求四川(成德绵)在军民深度融合创新上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解决军工科技优势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重点是要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平衡维护国家安全和释放创新活力之间的关系,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军工技术解密转化、军工市场准入、军地人才技术交流等方面解放思想、积极探索。
实施四大战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要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三个环节着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支撑,搭建知识产权的交易平台,形成快速的知识产权维权机制,降低知识产权维权的时间和费用成本,搞活知识产权市场。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要形成高层次人才聚集、激励和流动的高效机制,打破人才的身份限制,实现人才在军工单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充分流动,引导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施金融支持战略重点要理顺创新创业资本从首投、壮大到退出的环节和链条,搭建金融资本向科技企业、创新要素流动的平台和渠道,改变科技成果难以评估、无法抵押的困境。实施开放合作战略重点是要促进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双向流动,政府搭台,不仅要把国际优质创新资源“引进来”,也要促进本地优势技术“走出去”,聚集更多高水平国际研发机构,形成多个创新集群。
扭住三大抓手强化五大保障。创新需要载体和空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三大抓手”可以为全面创新改革提供丰厚的试验土壤。
本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期为三年,要求一年出经验,两年做评估,时间紧、任务重,为推动各项改革任务高质高效完成,尽早取得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需要政策、组织、法治、服务、舆论“五大保障”积极跟进。重点解决改革政策争取与执行、责任分工与考核、创新创业法治保障、打造高效政务环境和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舆论环境等系列问题,为创新创业者保驾护航。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