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历史学家舒大刚:多元文化形成洒脱的巴蜀气质 巴蜀文化独步全球
文翁兴学,兴起蜀地文风
蜀学作为巴蜀地区文化的代表,这个概念的提出并非是后人为了抬高自己而强加的,实际上其概念形成于汉代,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文翁兴学”。
西汉前期,巴蜀地区还算是边陲,文化相对于中原有着明显差距。汉景帝末年,文翁担任蜀郡守后,为了改变巴蜀闭塞、落后的状况,决定从兴办教育入手,培养人才。文翁兴学的主要办法是:一方面派遣张叔等18人进入京师太学,学成归来委以重任。同时,又在成都城南修建石室学宫(今成都石室中学)。文翁免除了学生的徭役,使其能集中精力学习,还常将学生带在身边,协助处理一些公务,甚至允许学生进出内室,以示恩宠和信赖。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则委以郡、县吏的重任,大力奖掖。此外,还在巴郡、广汉郡等地兴办学校。
在文翁兴学的成功基础下,汉武帝将这种办学经验向全国推广,“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官”,这个事件也加速了儒学的普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文翁建了石室精舍,对巴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巴蜀人非常好学,当时就有一句话,“蜀学比于齐鲁”。同时期全国很多地方还没有正式传播儒学,而巴蜀之地就已创办了官学,用现在的话说,已经“赢在了起跑点”。第二个成果,《汉书·地理志》记载,“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于世,乡党慕循其迹。后有王褒、严遵、扬雄之徒,文章冠天下。由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这段文字直白地表明,文翁兴学后,蜀地文风盛极一时,以后巴蜀大地历代都有文章之士。
[相关:巴蜀文化]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吴亦铮]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