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历史:红星路三段 禅茶远播 商号云集

2015-12-05 18:22:00 | 成都热线 | www.cdrx.net

陈祎11岁时即能背诵佛经。隋大业十年(614年),朝廷敕东都洛阳度僧27名,举行公开考试。当时陈祎才14岁,加之读经时间太短,没有被录取。他惆怅地徘徊在公门旁边,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看见,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他回答道:“我要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郑善果本来就欣赏他的端丽相貌,又听到他要继承释迦的事业,弘扬世尊的遗教,十分敬佩他的远大志向,乃破格将其录取。

唐武德元年(618年),兵乱饥荒。玄奘与其兄长捷法师前往西安,驻锡庄严寺。当时名僧多聚集于巴蜀一隅之地,他俩便同赴成都。在那里听诸法师讲经说法,数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道基法师时常感叹:“余少游讲肆多矣,未见少年神悟若斯人也!”于是众皆呼其为“神人”。

622年,22岁的玄奘在成都大慈寺东律院受具足戒,学习佛教礼仪。受具为受具足戒的简称,是僧侣全面接受戒律的一种仪式。受具后,就取得了正式僧人的资格,由礼部发给戒牒,并获得免除国家徭役的特权。坐夏,也叫结夏安居,佛教规定夏季三个月不得外出,在寺内坐禅修学;而对于刚受具的僧人,则在寺内学习佛教戒律。玄奘对所有的戒律学了一遍之后就能融会贯通,实属难得。

玄奘与长捷法师在成都期间,各具抱负。长捷法师想寻找一处利于弘法的环境,而玄奘则想寻找一处利于求学的环境。因此,在居住寺院的问题上,两兄弟各有所选择。长捷法师选择了香火鼎盛、居士众多的城西空慧寺,而玄奘却选择了城东环境清幽,林木蓊翠,利于修学的大慈寺东律院。当时的大慈寺已成为全国高僧大德会聚之处,是成都最著名的讲寺。

624年秋,玄奘对蜀中所传经论已作了全面的研究探讨,便想到京城寻求更高深的学问,因受朝廷条令的约束,又为其兄长捷法师所劝阻,未能如愿,于是私下和商人结伴,乘船穿三峡,离开生活了约七年的成都,沿长江东下参学,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本文共10页 12345678910
[相关:成都历史]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成都日报] [编辑:成都热线 ]
延伸阅读
更多新闻
  • 热烈祝贺遂宁银行成都分行开业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158号
  • 热烈祝贺德阳银行更名长城华西银行
  • 热烈祝贺富邦华一银行入驻成都 富邦华一银行成都分行地址:人民南路四段19号威斯顿联邦大厦
成都热线官方微信号cdrxnet
成都新闻热线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4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5798号-1
西南网络 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