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态下资产证券化发展 助推成都经济转型升级
今年“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写进了市政府工作报告。这一新鲜词语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昨日,四川省社科院金融与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杜坤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证券化又称为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作为结构化金融创新,能够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自由交易的证券资产。推动资产证券化,扩宽融资渠道,特别是加快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证券化,将有利于大幅提高我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推成都经济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资产证券化发展
机遇前所未有
2013年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伴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去年以来,资产证券化发行速度大大加快,2014年新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已接近过去所有年度的总和,发行规模亦创出历史之最。在当前环境下,资产证券化有前所未有的机遇。
首先,借助资产证券化,可盘活存量资金。目前不少优质企业的市场价值较大,能生产稳定现金流的存量资产较多,亟待可利用的金融创新渠道,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资产证券化能把缺乏流动性但有收益性的资产设计成证券化产品卖出去,收回现金,提高流动性,正是“盘活存量”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其次,借助资产证券化,可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发展释放出巨大的融资需求。现有的手段问题较多,而资产证券化则能盘活既有基础设施中有市场价值的资产,运用金融工程技术,有效地支持更多民生领域的建设,促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第三,借助资产证券化,可减轻商业银行压力。资产证券化可以给银行提供主动管理风险的市场化工具,缓解资本压力,使之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公平竞争。另外,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除了作为发起人,还可以提供现金流回收服务和资金托管服务,多元化其收入来源。此外,借助资产证券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一方面大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来融资,为中小企业让渡了通过信贷市场以及债券市场来融资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对部分符合资质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手段,为企业发展提供相应的融资。比如说将其拥有的一部分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进行剥离,使原来难以公开发行的信用债转化为资产证券化产品,也能够带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 上篇文章:都江堰市文明委表彰诚信企业商家 发出诚信倡议
- 下篇文章:肖伟义:李白、《蜀道难》与蜀道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