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是名副其实的摄影重镇 一张“华赛”好照片是如何诞生的?
评委的筛选标准是什么?陈燮笑言,每一个评委都有自身对优秀照片的评判标准,他们都是国际著名的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具备高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专业人士,相信一定能评出一个公正的结果。“参赛作品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单位组织参赛,包括新华社在内,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俄新社等世界一线主流媒体投送了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作品踊跃参赛。比如说新华社,每年都会在社内评选年度新闻照片,这些照片就会以单位组织参加“华赛”,其他主流媒体也类似,这些照片的参赛,可谓是巅峰较量。第二是个人独立报名参赛,这些作品难免良莠不齐。”陈燮反复强调,“华赛”不是大众参与的狂欢活动,而是“对大众有引领,大众往华赛规则靠近”的专业比赛,所以,往届个人独立报名参赛获奖的作品“凤毛麟角”,大奖几乎被专业军团包揽。
评委眼中的“好照片”不分“出身”
哪些是评委眼中的“好照片”?对外界来说,是很神秘的一件事情。有人会认为,包括中国等亚太摄影师的作品与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传统摄影“豪门”有一定差距,参加比赛相当于“陪跑”?陈燮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他说,一般人看来,美联社等西方主流媒体的专业摄影师似乎在摄影技法,比如角度、构图、色彩、表现力等方面胜人一筹,其实在专业人士看来,他们“胜”在“思维方式”,他们善于捕捉新闻事件另外一个侧面,呈现出不一样、更具冲击力的画面。但是,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频繁,更多中国摄影师走出去在国际摄影大赛上频频获奖,“这种差距基本不存在了”。“在我看来,新闻性和艺术表现力的完美融合,就是好照片。”
陈燮透露,评委的评选工作紧张而忙碌,每天上午8∶30—12∶00,下午1∶00—6∶30,如果没有完成当天的工作量,晚上继续加班,“昨天就加班到10点过,曾经有一届加班到凌晨两点。所以评委们虽然第一次到成都,对成都的文化风情充满了兴趣,但是几乎没有时间迈出酒店大门。评选工作结束以后,他们才有时间去看心心念念很久的大熊猫,也会去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地,体验成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