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交大时速500公里动车组开跑?原来是“停电通知”惹祸 记者解密实验室
“胶囊高铁”时速可达7000
其实,任何一项高速交通工具的诞生,都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长年累月无数次实验的成果,即便是在交通相对比较发达的今天,他们对于交通方式和运行速度的追求,始终是没有止步。
真空管道、弹射前行、从北京到纽约只用2个小时…… 2013年,由美国科技狂人艾伦·马斯克研发的“胶囊高铁”就火了一把,引发网友对这种新型交通工具产生种种猜测,其实,胶囊高铁的核心原理就是通过磁悬浮技术,利用“真空管道运输”。而其实,早在2003年,西南交通大学就已经开始研究这种“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了,还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实验系统”,在对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展望中,这种无空气阻力,无接触供电、无接触驱动的新型运输方式,运行速度可高达6-7千公里每小时。
不过,从实验室走出,达到实际运营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翟婉明笑着说。
解密实验室
从这里走出3位轨道交通院士创造世界“最高速”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动车速度测试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度?或是因为它所涉及的这个实验室——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从1989年开始筹建,细数实验室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铁路的发展史。2008年,随着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该试验台的运行模拟速度提升到了600km/h,创造了铁路机车车辆台架运行模拟试验的世界最高速度。2014年,国内首个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实验线正在这里研发……
从最初时速几十公里,到创造出486.1公里世界铁路运营列车时速纪录的CRH380A动车组,这些车辆要上前线“开工”前,都在这个实验室里进行试验研制。
同样,实验室对人才的培养更是让人惊叹:这里,走出了沈志云、钱清泉和翟婉明这3位西南交大“自产”的院士,还有2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6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