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未来之城”大源P+R停车场建成对接地铁5号线和12号线
建筑垃圾就地消化要和运渣车说“再见”
除了污水找到了绿色环保的归属,建筑垃圾也有新出路了。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单一品种排放量最大、消纳处置最困难的固体废弃物,“传统填埋处理越来越困难。”
在府城大道下穿天府大道隧道工程建设现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试点,成功找到新路子。“老道路拆除后的废旧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经过现场筛分和破碎处理,变成建筑骨料,”现场负责人称:“这些材料可以作为新建道路的基层加以利用。”
据了解,通过试点,已经有7000多立方米建筑垃圾全部现场产生、现场处置利用。该负责人笑称,因为不需要向外运输任何建筑垃圾,这里看不到运渣车了。
[相关:城建]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李媛莉]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