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立成市公共服务之变 成都卫星城谋变起飞
资金流向之变
各路资本让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盲目 “摊大饼”式发展城市,必然会由此产生“城市病”。我市规划的卫星城,除新津、都江堰外,其他卫星城均处于成都二圈层,多数都与中心城区接壤。此番卫星城规划,如何扭转中心城区向外“摊大饼”的开发趋势?
此番批复的卫星城规划,均有一个共同要求,依据卫星城总体规划和《成都市生态保护总体规划》,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工业集中发展区(点)范围线和生态保护红线。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划定可进行和不可进行城市开发建设区域之间的空间界线,将有利于明确城市建设的禁区,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开发边界的划定,从技术上限定了卫星城与中心城区的建设“连绵不绝”。
按照批复,到2020年,卫星城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一般集中在70—80平方公里,最大的为龙泉驿,达到156平方公里,最小的为新都,控制在69平方公里以内。规划区内一切建设活动必须符合卫星城总体规划的要求,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
“按照‘独立成市’理念建设卫星城,对郫县来说正当其时。郫县既要借助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的辐射效应来借势发展,又要构建郫县自身自成体系的城市构架。”郫县相关人士指出,2014年开始郫县就启动城区内92条“毛细血管”建设,三年内在交通上的投入将超过百亿元。
郫县卫星城的建设,也得到了市场方面的积极响应。郫县老成灌路旁,总投资额达50亿元的蜀都万达广场建设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蜀都万达广场是郫县近年来引进的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这也是万达集团首次在西部地区非主城区落户。“从去年3月底商业地块摘牌,到去年5月开始施工,蜀都万达项目创造了新的‘万达速度’。”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
而今,万达集团千亿布局成都,一半砸向都江堰,更是卫星城大热的典型案例。万达550亿对于都江堰来说意味着什么?项目建成后,预计将为都江堰市增加就业岗位约15000个,带动都江堰常住人口增长超过10万人,预计吸引游客2000万人次/年、高峰期8—10万人次/天。有了万达城,未来的都江堰既是旅游集散地,也是旅游目的地。




- 上篇文章:蒲江县以奖代补 实施3万亩耕地质量提升项目
- 下篇文章:成都市2015年科技活动周 走 去当回“创客”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