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档案馆新馆开馆是原馆4倍大 未来市民有望在家查档案
处处文化底蕴 还有便民设施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来到即将开馆的成都市国家综合档案馆新馆,从正门进入,就能看到一个颇具历史底蕴的雕塑,宛如一个徐徐展开的古卷,正面是清代的成都街道二十七区图。背面则是华阳国志,介绍了天府之国的由来。走上台阶就来到了展览大厅,对着大门就是一幅集合古蜀文化、亭台楼阁的浮雕。根据大厅的楼层显示,与市民相关的楼层主要为四层,第一层为1号展览大厅,第二层为2至3号展览大厅,第三层为档案查阅中心、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第四层为4号展览大厅和咖啡厅。在三层的走廊中,还用玻璃框悬挂了一些馆藏的老档案在廊柱和墙壁上,《1934年四川省会公安局宣传“灭蝇”的白话传单》《1912年青羊宫花会期间警厅制定的各项禁令》等,一份份老档案,将带市民穿越古今。
新馆不仅宏伟大气,还十分人性化,记者看到馆内的标识都采用中英日韩语言进行书写,馆内还设有无障碍设施,标识等也清晰告知了卫生间位置。在查阅中心,不仅有座椅,还有供多种型号手机充电的充电器,一旁的储物柜还可让市民存放物品。
馆藏珍贵档案 清代分家协议保存完好
根据新馆电子显示系统显示的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情况介绍,作为成都市级机构档案永久保管基地的成都市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馆内珍藏有清代、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时期的档案463个全宗约58万卷、10万余件,资料3.9万册,共计70余万卷(件、册)。馆内藏有部分珍贵的清代地契、房契等清代档案近千件,其中雍正九年(1731年)的分家协议距今283年,保存完好。民国档案更是该馆一大特色,共有134个全宗151426卷,其中警察局和市政府的档案内容丰富。
馆藏新中国成立后的档案包括中共成都市委、市政府和市级各单位的文书档案共329个全宗41万余卷(册),重大政务活动和重大活动中采集的照片26000多张、光盘300多张、录音录像130盒。存有包括成都市与二十余个友好城市交往的礼品在内的400余件实物档案。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