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华尔街到成都 名校海归辞去数百万年薪“蓉漂”创业
“康复医疗在国内算是处在发展初期,最初谋生选择做这个领域的想法,也不是无的放矢。从筹备至今,我们已经花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对这个行业进行了深度调研,从市场刚需、行业现状、人口红利等多要素进行了大数据采集。同时,从全国市场,到四川本地市场,我们都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回忆最初创业的契机,徐宸和袁帅回忆,“当时徐宸因为公务到香港出差,我们因为那段时间都有一些创业的想法,就约好在香港一起讨论。结果徐宸到晚上11点才忙完,但我们还是约在酒店讨论。徐宸当时一提,说由于之前对骨科的了解,非常看好康复这个行业。而我由于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看康复医院投资,那天也正好想和徐宸提起这个话题。我们一拍即合,一聊就到了凌晨4点。”也就是在彼时,回成都创业,从心动变成行动。现在,袁帅和徐宸已毅然辞去每人200万年薪的工作,带着200万美金的天使投资作为首期项目启动资金,回到成都启程创业。
海归合伙人瞄准行业蓝海
首个国际康复中心明年投用
“康复医学是一门改善残疾人、术后、慢性病及老年病患者功能障碍的学科,在国外,适应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出院后几乎都会接受系统的康复治疗,而中国康复虽然起步较晚,民众康复意识也有明显改善。”袁帅分析,“比如,大部分新发脑溢血患者可通过积极的康复治疗重新步行和自立生活等等。”
据悉,眼下,他们计划在成都打造集康复医院、社区康复、康复培训、数字康复、康复工程、养老康复护理等业务为一体的全国康复平台。平台将以成都为起点,康复医疗业务为核心,探索并建立“医养结合、分级诊疗、公私合作”的医疗养老“成都模式”,立足成都、辐射西部、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军全国,力争将“成都模式”建设成为全国医疗改革和养老事业发展的典范。
“这个行业才处于起步状态,据调研,四川拥有约20—40万人次的潜在康复医疗需求,但目前四川现代康复的市场供给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据我们估算只能满足约3万余人的康复治疗需求。但我们要做的并不仅是解决‘量’的问题,还在于提高行业标准,使之在达到全球先进技术与管理水平的同时,符合中国医疗与消费市场的特点。”一年来,徐宸与多家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城市的顶级康复医院和机构进行了对接,“他们之中的多位知名专家,都将作为国际交流学者,与我们形成长效联动,通过远程、定期来蓉等方式,成为我们在治疗技术、康复培训等方面的智囊。”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