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三产融合成都多点开花 农业增效万春镇的土豆传奇
在温江区万春镇一个叫“土豆传奇”的基地,一颗颗小土豆正演绎着传奇。以前种植普通土豆,每公斤售价不到2元,而现在种紫土豆,每公斤价格能达到12-20元;经过加工投产后,还可增加3-5万元的附加值;再加上游客采摘体验,算下来一年能实现10万/亩的综合效益。
类似的情景也发生在其他园区。在新津县安西镇,这里的葡萄依靠先进的种植技术,可以卖到每公斤40至60元。再加上围绕葡萄种植的生态养殖、农业观光、采摘体验、骑游休闲、葡萄精深加工等系列产业,这里从单纯地种植葡萄转型升级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上走出了一条新路。
农民增收
王志全的职场生涯:
农民成职业 完成计划分享两成收益
《意见》中提出,要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市已形成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等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成都市力争新发展农民合作社150家、家庭农场300家。“到2017年,成都市家庭农场将发展到1500家以上,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00家以上。”
发展家庭农场最终面向的,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在成都,农民已由一种身份转变为一种职业。成都市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工作更是受到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被誉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都模式”。
目前,一大批家庭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等不断涌现。40岁的王志全,是成都市首批农业职业经理人,也是崇州市隆兴镇杨柳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社长。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王志全懂技术、会经营,他管理着1000多亩田地,完成合作社每年制定的生产计划,分享两成的收益。农民职业化,让农民增收变得更加直接和现实。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