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多举措“去库存”将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将增加高质量、高水准产品的供应,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也将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只有“稳增长”
才能为调结构腾出时间和空间
受访专家:
周江,四川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
成都商报记者:成都将“打好稳增长阻击战,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被放在成都今年经济工作的六场关键战役之首。您认为稳增长的关键是什么?
周江:经济学上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稳增长仍然要发挥好“投资”、“消费”、“出口”的拉动作用。
投资拉动要提高投资的效率。产业方面,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同时依靠技术革命培育新兴产业,补足成都在经济结构上的短板,通过有效投资来引导和发展新的产业。
扩大消费需要拉动内需,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档次、拓展新兴商业模式等方式,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扩大出口则要继续扩大开放,充分利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机遇,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成都商报记者:中央将经济增速定为6.5%~7%,成都将经济增长的计划目标定为7%以上,奋斗目标定为7.5%。您怎么看这种安排?怎么看待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周江:今年肯定是经济比较困难的一年。考量经济增长还是把GDP作为重要指标,而今年完成GDP增长的任务比较艰巨。但从多方面看,我们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只有保持一定的增速,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维持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保持一定的增速,才能腾出时间和空间,加紧产业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进而改变经济的发展方向。变过去粗放式的发展为集约式的发展,变过去以环境、资源为代价,重视量的增长,为重视质的转变。速度和质量是相互支撑的。
成都要当好四川经济的火车头,提出7%~7.5%的目标是合适的。一是成都经济总量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占近三成,不仅要兼顾自身,还要考虑对全省的引领最用。二是成都的发展条件在区域内是最好的,产业基础、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区位优势、政策红利等都占有优势,也有条件力争达到目标。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