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统筹实施金融业“五大行动” 开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新局面
今年7月,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成都成功举办,这是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自诞生以来首次在中国西部举行。随后,成都又相继举办了2016成都新金融高峰论坛、“一带一路”资本创新论坛,彰显金融业发展活力,而昨日西部金融中心论坛的开幕,让成都又一次成为国际资本与金融业的聚焦点。
当前,成都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内陆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多重机遇叠加,特别是国家中心城市的加快建设,更为成都金融产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契机。如今,成都已是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集聚度最高的城市。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辖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24万亿元,贷款余额2.53万亿元,均位居西部第一。全市实现保费收入698亿元,证券交易额5.72万亿元,资成都市场累计实现融资391.4亿元,各项指标均位居西部第一。全市社会融资总量达7620亿元,其中直接融资规模达3520亿元,占比46%,全市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6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187家,居中西部首位。繁荣活跃的金融市场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动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记者从昨日的论坛上了解到,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下,成都将积极顺应现代金融发展趋势,不断强化金融中心的战略功能,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差异化发展,积极实施资成都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行动,努力加快构筑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开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新局面。
在各项行动的方向上,则包括了依托蓉欧快铁沿线及“一带一路”南线多条经济走廊,实现成都与亚欧知名资成都市场在商品期货、证券、股权、债券等领域互联互通,推动支持川藏股交中心、金交所、农交所、天府商品交易所等交易机构现有要素市场做大做强,系统谋划一批重要的要素交易机构;面向全球吸引一批世界顶级的财富管理和服务机构聚集;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等试点;大力促进各类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探索信贷资产证券化、第三方支付等金融创新业务等一系列重要内容。
此外,成都还将突出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努力推动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培育经济新动能,增进市民福祉。在科技金融方面,成都今后将进一步完善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企业的对接机制,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科技金融服务团队,推动设立科技证券、高技术企业、财务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针对科技企业建立孵化器与加速器;绿色金融上,今后将出台绿色金融支持政策,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支持绿色债券发行,对环保、节能项目予以一定额度的贷款贴息;普惠金融上,将积极引导金融业支持创新、创业,充实贷款风险池,发行双创债券,让中小微企业充分分享金融服务的红利。大力支持金融业主动靠近扶贫攻坚,建立并完善与全面小康相适应的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