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四川遗嘱库大数据:5500余份遗嘱近9成涉房产
“搬出之后,刘婆婆的侄子并没有经常看望她,家里电视出了问题,侄子也不去帮忙。”陶建英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一位关爱老人的志愿者。之后,志愿者经常去老人家里帮忙洗洗涮涮,整理家务,还陪她聊天,一相处就是20年。反倒是她的侄子,极少上门看望老人,老人住进养老院时,侄子甚至写下承诺书放弃对老人遗产的继承,并做了公证。同时,在律师的见证下立下遗嘱,老人将自己所有的财产留给志愿者。
之后,刘女士的单位授权志愿者作为她的监护人,处理老人的一些事务。“就连老人病危去世,也是养老院、单位和志愿者三方共同处理的,侄子并没有出现过。”陶建英说,老人去世后,侄子突然不认可老人的公证遗嘱,拒不签字,几经劝说才签了字放弃法定继承权。
“如果不是刘婆婆事先立好了遗嘱,她这种将遗产全部赠送给没有血缘关系人的做法,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纠纷。”陶建英说。提醒
不立遗嘱独生子女或不能全额继承
近年来,遗产继承纠纷呈日趋增多趋势。陶建英认为,这种现象一方面折射出当今社会亲情、道德、法律等诸多方面的碰撞,同时也反映了公民在运用遗嘱处理财产方面存在3个误区。
[相关:四川遗嘱库]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吴柳锋]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