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艺作家黄伯亨 布谷声声劝早耕
半个多世纪后,2013年3月,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作为全国唯一的曲艺曲目,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美丽中国》的晚会上,赢得了普京总统及5000余名中外观众的高度评价。
“剑走偏锋”的创作之路
黄老说,曲艺创作是一件“苦差事”。创作的作品要让大家“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唱起来顺口”;要“口语化”,而不是“口水话”,让观众(听众)不费解。要口语化就得在作品的“选材、炼句、表达”上去精雕细琢,找准主题下手,捕捉故事的闪光点,“从平凡的人和事中反映生活,挖掘主题,塑造典型人物,充分发挥作家的主观艺术想象力。”原四川曲艺团团长杨奎本老师在他的《曲艺作家黄伯亨》一文中这样写道,黄老的创作风格——“小、巧、俏,即以小见大、构思精巧、语言幽默。”
黄老告诉我,刚开始创作时,每创作一篇曲目,总会让家人、同事或表演者先听听,请他们提意见和建议,边创作边修改,将表演艺术家的“手眼身法,唱念做打”融入其中。特别是在与邹忠新老师合作金钱板《双枪老太婆》时,两人反复推敲,字斟句酌,看是否“顺眼、顺耳、顺口”,“邹老师说‘演起来有戏’。”黄老补充道。如写双枪老太婆出场那段唱词:转身看到老太婆/花白头发金簪锁/身穿短衣是绫罗/牙骨团扇描花朵/宝石箍子射眼窝/像是王母娘娘人间过/她不是军长母亲,总是外婆……观众一听,一位高大侠义的老太婆形象便呈现在大家眼前。又如描写警察局长和叛徒甫志高的唱词:突听皮鞋橐橐橐/桥上过来活阎罗/原来是个胖家伙/满脸横肉垮眼角/并肩走着人一个/台草帽儿压额角/戴一副金丝墨镜在阴倒睃/披一件雨衣贼呵呵/后面马弁七八个/好像一群鬼登哥……
[相关:黄伯亨]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刁觉民] [编辑:成都热线
]

- 上篇文章:驿马河桥头附近饭馆的莉姐
- 下篇文章:“最美成都”摄影征集活动正式向公众征集摄影作品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