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郫县30年乡村旅游发展纪实
【专家点评】
如果说小岗村开启了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先河,那么,农科村的农家乐则是对中国传统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的重大创新,唱响了中国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号角,可以说,农家乐是对农村资源利用方式的重大创新,对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农家乐出现以前,农民的生产、生活资料基本上是满足农民自己内向式的使用,农家乐则把自住的院落转变经营接待的场所,自娱自乐的乡土文化转变为供游客观赏、参与的活动项目,在农业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功能上附加了供游客观光、休闲、体验的功能,乡村资源从主要满足农村的内向式利用到主要满足游客需求的外向式利用转变,实现了对农民自有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拓展了农业边界,在实现农产品的最终价值前,产生了多次消费,大大提升了农业的收益。
郫县农科村徐纪元创办的中国第一家农家乐
核心提示——
发展期: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郫县“农家乐”被盛赞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农家乐的发展也得到党委、政府更进一步的重视,郫县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农家旅游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表彰了农家旅游带头人,将农科村模式推广到全县。至1999年底农科村开办农家乐近百家,全县农家乐发展达500家,形成近十个农家旅游重点村,农家乐旅游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起到大力的推动作用。
从1986年到1996年,是农科村乡村旅游的第一个“黄金十年”,也带活了全县的乡村旅游,家家农家乐游客爆满,徐纪元也将做花木赚的钱全部投入到农家乐的改造中,修建起了一栋两层的楼房,也就是农科村的第二代农家乐。每到周末,徐家大院可谓“一座难求”,不仅成都人爱来农科村喝茶吃饭,重庆、贵州、云南、广州各地的游客也是趋之若鹜。短短三、四年的时间里,农科村的农家乐由最初的4户发展到了100多户,日接待能力1万余人次。不收门票、不是“旅游景区”的农科村被人们亲切地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公园”。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