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绿色制造”助推产业转型
“能效小组”强纽带
“产业共生”大文章
《中国制造2025》提出,2025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要比2015年下降3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达到79%。从各国实践看,一个很重要的减排举措就是提高能效。
自2012年起,成都经济开发区实施了中德“开发区能效和产业共生”项目,11家企业参加首届能效小组,34次调研共提出108条整改建议,每年总计节约能耗费用1568万元、节电3182万度、节气122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9万吨。
车轮公司产生的废弃钢材,成了动力公司的生产原料,而钣金公司可共享废钢切割设备,三方合作初步达成。在组建能效小组的同时,成都经济开发区积极推进企业之间“产业共生”,目前已有70多家企业参与,其中22家存在“配对”可能。
在成都各产业园区,加强国际节能环保产业合作、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正在形成共识。金堂、成华、锦江等区县正在积极创建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和服务业基地。
[相关:绿色发展]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