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高新区三条地下综合管廊月底开建 一次敷设到位 管线“散居”变“群居”
全长4.65公里投资3.4亿
三条综合管廊年内动工
目前,高新区已经建成大源商务商业核心区综合管廊和新川大道综合管廊,分别于2013年7月和今年1月竣工。这两条综合管廊的建成,为高新区地下空间管理质量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即将开建的三条综合管廊项目总长度为4.65公里,建设投资额达3.4亿元,均为政府投资项目,由成都高投集团组织建设。其中,老成仁路(天府大道-红星路南延线)建设长度1.88公里,断面为两舱,规划管线包括配水、电力、通信、燃气;中胜路(新成仁路-成仁快速路)建设长度0.97公里,断面主要为3舱,规划管线包括雨水、污水、电力、电信、配水、燃气。中和大道(领馆路-新成仁路)建设长度1.8公里,断面主要为3舱,规划管线为:给水、10KV电力、通信、燃气、污水。
EPC模式缩短建设周期
2018年投入试运营
为了加快建设速度、缩短施工工期,高新区大胆创新模式,引入的EPC模式(即实现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将有效提高管廊建设效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综合管廊建设采用EPC模式,使承包单位全线参与项目建设始末。这样能大大减少单位协调和招标流程的反复,可以使整个项目建设周期变得更短。”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高新区规划建设局已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预计,2017年12月底新建的3条综合管廊将全面完工,2018年1月起投入试运营。
针对未来综合管廊投入运营后的管理和监控,相关部门也有了明确的计划安排,将由专业的平台公司负责管廊的运营维护管理,同时向管线单位出租管廊空间使用权和提供管廊及管廊附属设施维护管理服务。管廊内会设置监控、温控、消防等设施设备,相关部门也将制定管廊应急防灾综合预案和有针对性的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管廊内发生险情时,我们会采取紧急措施避险,并且及时通知管线单位进行抢修,保证管线正常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 上篇文章:成都市律师协会第六届律师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 下篇文章:成都地铁又快又方便 开车已不是主要出行方式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