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6文物单位入保护规划 都江堰芒城遗址将原址保护与展示
洛带会馆是四川省保存最完好的客家会馆建筑群,是客家会馆建筑的典型代表。历经三百年风雨,文物建筑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其中广东会馆后殿残损较为严重,石碑、匾额、楹联等附属文物都有一定的残损。保护规划中称,将对洛带会馆的古建筑进行加固、替补损坏构件等保护。
孟知祥墓古建筑将对游客开放
孟知祥墓,史称“和陵”,是五代后蜀皇帝孟知祥与其妻福庆长公主的合葬墓,位于成华区青龙乡石岭村六组境内的磨盘山南麓,其墓葬形制十分特殊,是唐五代时期精湛建筑技术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宝贵实物见证,是研究唐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知祥墓为砖石结构古墓葬,年代久远,对其产生破坏的因素较多。目前,孟知祥墓暂时未对外开放,也未配置对外接待服务设施。在规划中,孟知祥墓内古建筑将对游客开放,还将建博物馆陈列展示孟知祥墓的出土文物。
川渝联手打造西南石窟艺术展示长廊
在此次公布的1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还涉及安岳石窟、通江千佛岩石窟、牛角寨石窟、夹江千佛岩石窟等6处石窟及石刻;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中,涉及中江大旺寺摩崖造像、威远佛尔岩摩崖造像、彭山老鹰岩摩崖造像等5处石刻。
记者了解到,目前川渝石窟保护与利用已经列入“十三五”区域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川渝两地共有石窟寺及石刻8032处,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71个石窟及石刻分布点),居全国第一。这些石窟寺和摩崖造像是巴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称为川渝石窟。川渝地区拟将星罗棋布的石窟文物资源整合起来,打造西南石窟保护与艺术展示长廊,并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和利用体系。
[相关:文物保护] [来源:成都晚报] [作者:汪兰]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