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踏青 一张图教你认清那些傻傻分不清的相似花朵
观赏篇
陆游爱的海棠花
不是“真海棠”
在蔷薇科的观赏植物中,“海棠”是其中不能被忽视的成员。上海辰山植物园的工程师刘夙介绍说,西汉以后,海棠开始见诸文献典籍记载。有学者认为,在西汉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有“楟、柰、厚朴”等记载,其中的“柰”不仅指当时刚刚传入的绵苹果,也指小果类苹果属的植物。
这里为什么要提到“苹果属”呢?刘夙说,“要说‘真正的海棠’,就指的是苹果属下的海棠。”因此,真正的海棠包括西府海棠和垂丝海棠。那同样属于蔷薇科,春季开花的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是蔷薇科木瓜属的,不是真正的海棠。”明朝人王象晋编撰了一本《群芳谱》,里面对海棠分了四品,就是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
西府海棠多在四月盛放,花色白到淡粉,开花时节如同在树梢罩上一层粉嫩的云霞。垂丝海棠与西府海棠长得有点像,花期也很接近,要确定眼前的是垂丝海棠还是西府海棠,还得仔细观察花柄和萼片,如果花柄和萼片是紫色的,花梗更长,且花朵微微向下,则是垂丝海棠无疑。贴梗海棠的花色鲜红夺目,花朵紧紧贴在树枝上,木瓜海棠则花色更淡,花柄也比贴梗海棠的花梗要长一些。
从唐代开始,观赏海棠成为一种风气,并在宋代达到顶峰,唐诗宋词中,留下了不少关于海棠的诗词,并与杨玉环、杜甫、苏轼等人结下了不解的渊源。而说起海棠,必须得提一句四川、提一句成都,因为在唐宋时期,成都城内遍种海棠,在唐时就已经名满天下。唐代诗人贾岛有诗云“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可见那时的海棠种植规模相当大。另一位唐代诗人吴融则如此形容海棠花开时的艳丽色彩,“占春颜色最风流”。晚唐诗人郑谷更是写了《蜀中春日》《蜀中赏海棠》等诗作,竭力为成都的海棠花代言推广。
[相关:赏花]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王茜]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