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登荣:《生命,何以高贵》一个“平民作家”的人生思考
《生命,何以高贵》是被誉为“平民作家”的梁晓声的一部随笔集。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对人生的回眸,对生活的畅想,饱含了作家深邃的思考与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全书由“人世间”“生命,何以高贵”“思想不曾远行”“美的散步”“新国民的诞生”五个部分组成。书中的28篇文章,分别表现出作者对亲人的眷恋、对动物的关爱、对宗教和哲学思想的解读、对美的思考、对新国民的期待。这些文章,既有作者个人生活的经历,也有作者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还有作者对未来的憧憬,情感真挚,激情洋溢,让读者心灵得到洗礼。
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具有大爱之心,家国情怀。梁晓声就是这样的人。书中“人世间”这一部分的5篇回忆性文章,讲述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但全部浸透了作者对他们命运的关怀与悲悯情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最令人动容的是《兄长》一文。作者的哥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人,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因为家庭孩子太多,生活压力太大,只好屈从父亲的意志辍学。由于长期纠结在求学与养家之间的情绪中,导致人郁郁寡欢,最终精神失常,长年只能孤苦伶仃地住在精神病院里。作者没有用过多的修饰语,通篇只是白描般的叙述,但这个真实的悲剧故事却让人眼泪奔涌,陷入沉思。是啊,中国人已经受够了磨难,这样的痛苦日子千万不能卷土重来!而在《一个陌生女孩的来信》《玉顺嫂的股》等文章中,都能读到作者对普通人生活现状的关注,体现了一个“平民作家”的人文情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现实社会中种种俯首即拾的现象,都能引发作者充满哲学意味的思考,激起他对个体与国家前途命运的考量。“思想不曾远行”“美的散步”“新国民的诞生”这三个部分,就集中展示他对社会、对生活、对艺术等方方面面的绵绵情思。如在《沉默的墙》中,他由墙联想到人,以为,“像墙的人是不可爱的。像墙的人将没有爱人,也会使亲人远离。”同时,根据承重墙不可轻易移动的特点,他进一步想到,“承重墙,以它之不可轻视告诉人,人可以做许多事,但人不可以做一切事;人可以有野心,但人不可以没有禁忌,哪怕是对一堵墙”。再如在《禅及其他》一文中,他由禅学想到了人生,不无智慧地告诫人们,“生命对人毕竟只有一次。在它旺盛的时候,尽其所能发光发热才更符合生命的自然。若生命是一朵花就应自然地开放,散发一缕芬芳于人间。若生命是一棵草就应自然地生长,不因一棵草而自卑自叹。若生命不过是一阵风则便送爽。若生命好比一只蝶何不翩翩飞舞……” 作者由饱经沧桑的阅历而得出的感悟,无疑能够让人们引起思索,产生共鸣。

- 上篇文章:成都街巷记趣 花牌坊的流年碎影
- 下篇文章:成都力争进入国家中心城市 启动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