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故事百家谈王果:透过石碑 来看元朝时的成都
每周到成都市文化馆来听讲座,成为许多成都市民的休假选择。昨日,成都故事百家谈主办方邀请了作家王果来到故事大厅,王果以“元朝时的成都”为题目,与市民分享了成都的历史,以及成都这个城市在元朝的情况。
下午3点,王果来到故事大厅,受到了在座市民的热烈欢迎。在主持人简短的介绍后,王果开始了题为“元朝时的成都”的讲座。“上世纪40年代,成都开新南门,发现八思巴蒙古文碑。”一开始,王果就从文物入手,引起了市民们的浓厚兴趣。王果介绍,就在开新南门的工地上,人们发现了一块石碑,碑上刻满了文字。适逢从欧洲游学归来的蒙元史学者韩儒林认定此碑所刻是元朝八思巴蒙古文,石碑是元朝成都青羊宫的圣旨碑。当时的成都,青羊宫的大门外,立有这块石碑,百花潭还是一片人们泛舟游览的水域,城里专门销售药材的街道,被称为药市,专门销售蚕业物资的街道,被称为蚕市,刘备庙、刘禅庙、丞相祠堂、抚琴台,这些散落各处的古迹,同样是人们怀古凭吊的地方,和今天没有两样。唯有花蕊夫人故宅,今天已不知何在。
“此外,还有一碑在都江堰,也能让我们看到元朝时成都的历史。”元朝的元统二年,蒙古族官员吉当普到成都任职。上任不久,他彻底维修都江堰。因为这次工程的成功组织,吉当普受到了元朝当局表彰,不久后升任监察御使,当局还在都江堰为其立碑记功,碑文由元朝著名的少数民族文学家揭傒斯撰写。清宣统二年,吉当普以历史上治堰功臣的身份,被列入了都江堰二王庙的堰功祠中,与李冰父子一道被后人纪念。今天,吉当普的塑像还在离堆公园中,与历代维修都江堰的有功人员一起,接受着游客们的敬意。
本文共1页
1
[相关:成都历史文化]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安羽]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