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四川彭山江口沉银 揭开八大王最后的秘密

2016-03-07 11:19:53 | 成都热线 | www.cdrx.net

就在人们真正将江口沉银遗忘,或是把它当作不可采信的民间故事时,从上世纪90年代伊始,江口沉银却不时露出神秘的蛛丝马迹。究其因,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上游不断修筑大坝,江口一带的岷江河道已不再像从前那样江阔水深;二是现代化的机械在此作业,挖掘范围更广更深。

2005年4月20日,彭山引水工程在江口岷江江心施工,张献忠沉银在沉睡了360年后,终于惊鸿再现:在地下2米多深处,挖掘机挖出一段木头,木头里,次第滚落出7枚银锭,其中一枚银锭上,刻有“大西眉州征完元年分半征粮银五十两一定银匠右闵季”的字样。大西,不就是张献忠的短命政权吗?并且,《蜀警录》记载的张献忠储藏金银的方法也与现场发现一致:“金银山集,收齐集以木鞘箱笼。”众民工抢走了银锭,留下了那段木头。

那段木头被带到文物部门,经研究,是一段青杠木。根据史料记载,张献忠藏宝的方法,就是把木头镂空,或把两个半只木筒扣合而成一个木筒,两端再用铁箍箍紧。他所用的木头,就是成都平原上常见的青杠。青杠是橡树的一种,质地坚硬沉重。这也坐实了另一段史料,那就是杨展当年打捞张献忠沉银时,系用长枪“钉而出之”,正因为金银是用木头包装的,长枪才可能钉住木筒并把它捞出水。

2011年,江口河道清淤,挖掘机在2005年挖出银锭的附近又有收获。这次发现的是一页金封册,一枚刻有“西王赏功”的金币,以及一些碎银。这页金册长12厘米,宽10厘米,重730克,上刻“维大西大顺二年岁在乙酉五月朔日壬午”“皇帝制曰朕监于成典中官九御”。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后,颁布的某种法令的第一页。印有“西王赏功”的金币,也被认定是存世不多的张献忠大西国金币之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挖掘出来的物品中,有不少银制的耳环和耳钉,这些只能是民用的银饰品,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张献忠的财富大量来自于对普通百姓的巧取豪夺。

本文共9页 123456789
[相关:历史文化]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聂作平] [编辑:成都热线 ]
延伸阅读
更多新闻
  • 热烈祝贺遂宁银行成都分行开业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158号
  • 热烈祝贺德阳银行更名长城华西银行
  • 热烈祝贺富邦华一银行入驻成都 富邦华一银行成都分行地址:人民南路四段19号威斯顿联邦大厦
成都热线官方微信号cdrxnet
成都新闻热线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4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5798号-1
西南网络 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