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危难时四川人是天下的盐、天下的粮,更是天下的钙

2016-04-11 10:04:40 | 成都热线 | www.cdrx.net

《创四川》,将从古至今的顶天立地的四川人呈现在世人面前,用无数历史的例证,证明了:原来四川是天下之钙。

这本书里,我们看到古蜀国的灵动,看到老四川的博大,看到新四川的坚韧与包容,看到四川与中国息息相关的命运。在时间的洪流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长长的系列。无数的蜀人生生灭灭又似乎同时存在,而死者犹生,他们只是不断变幻,不断再生。在这变幻与再生中,四川精神万古长存……

《创四川》将四川的历史划分为古四川、老四川和新四川三段。“古四川”,从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古蜀人,到李白、苏轼。“新四川”起于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回溯今日四川人的形成。从秦灭巴蜀,移民万户到新中国三线建设,四川有七次大移民。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两次“湖广填四川”。来自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陕西、江苏等省份的百万移民,让四川绝地重生,奠定了现代四川的面貌,今日川人、川话、川菜、川剧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形成。

最为浓墨重彩的一段,是“四川与中国”这一篇章。《创四川》提出四川与整个中国的命运相契合,与中国的脉搏同律动。四川盆地常被看作中国的“后花园”,治世安乐,但每当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四川总能一次次站出来充当保留家园,接续火种,绝地反击的根据地。从宋蒙对峙钓鱼城,到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急先锋,再到八年抗战的大后方,四川人的精神里都融入了家国意识。改革开放大潮中,也是四川率先进行了农村改革,百万民工出川也成为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自古至今,四川形成了雄奇、血性、敢为天下先、自由与人文、宽容与坚忍的精神内蕴。四川的前世今生、历史进程引人入胜: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古蜀,素有“四塞之国”之称,居然出现了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与中原文明截然不同且分庭抗礼的上古文明;古蜀人开拓的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最早将中国的名称“China”传到西方;鹤鸣山是道教发祥地,青城山是道教名山,四川人道法自然,崇尚自由;在移民与土著的混合中,宽容、坚忍的精神油然而生;在抵抗强敌时,川人又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坚忍:抗战八年,川军主打的前线战场约占全国五分之一,伤亡64万余人……

中华危难时,四川人是天下的盐、天下的粮,更是天下的钙。

本文共1页 1
[相关:四川文化]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吴志维] [编辑:成都热线 ]
延伸阅读
更多新闻
  • 热烈祝贺遂宁银行成都分行开业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158号
  • 热烈祝贺德阳银行更名长城华西银行
  • 热烈祝贺富邦华一银行入驻成都 富邦华一银行成都分行地址:人民南路四段19号威斯顿联邦大厦
成都热线官方微信号cdrxnet
成都新闻热线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4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5798号-1
西南网络 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