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2016年第一季度日均诞生市场主体首超千户
外资内资持续看好
成都发展前景
据了解,一季度全市新增市场主体注册资本总额合计达1464.99亿元,同比增长81.8%(其中内资企业新增注册资本1408亿元,同比增长85.1%,外资企业新增注册资本30.9亿元,同比增长59.14%)。
此外,一季度全市共登记个体工商户34224户,同比增长10.1%。商事制度改革与成都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内陆自贸区创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相叠加,成都区域发展优势不断凸显,不仅带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高涨,更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企业发展动力和产业结构调整基础,显现出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保持适当的投资强度,进一步做大做强投资底盘”的政策引导作用。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强势发展
“一季度成都市市场主体中第一产业稳步增长、第二产业增速加快、第三产业优势明显,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各类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分别是921户、2385户、58120户,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13%、43.9%和25%,均实现了2位数的同比增长率。”黄维新告诉记者。数据显示,成都市三次产业整体均衡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上提出的“打好调结构的突围战,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工作目标见到成效。
从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行业分布看,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亮点频现。与创新发展有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登记3208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登记2764户;与绿色发展直接相关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新登记79户。另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新登记969户,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登记509户,金融业新登记221户。“从新增注册资本情况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214.2亿元的注册资本总额排名进入前三(排名第一、二位的分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375.8亿元和批发与零售业的278.1亿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强势发展为成都市推动科技创新,在新常态下破解要素瓶颈、提升发展质效创造了有利条件。”黄维新说。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