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科大理工宅男研发指静脉识别 准确率高出指纹百倍
还有几天,高考将正式拉开帷幕。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其中规定,在高考等国家考试中作弊将被追究刑责,最高可处以7年有期徒刑。针对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教育部极为重视,接连发文要求各地做好作弊防控系统。目前,为严防替考,确定考生真实身份,四川、广东、辽宁、河南等多省已采取指纹识别,内蒙古甚至在去年已率先采用指静脉生物识别技术,用以验证高考考生信息。
而在川内,电子科大的一群理工宅男组团研究“指静脉识别”,截至目前已斩获11个奖项。6月1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近该团队,揭开了指静脉识别的神秘面纱。采用这一识别系统,只需将手指放在识别器上,短短70毫秒,就能验证出个人独有的手指静脉图像是否和身份信息相匹配,比传统指纹识别准确率高出百倍。
制图/杨仕成
实验名称
“指静脉识别”系统测试
实验单位
电子科大指静脉实验项目组
实验目的
“指静脉识别”系统准确率测试
实验结果
1秒内完成身份识别自动开锁
A
生物识别
指纹识别存在漏洞内蒙古高考引入指静脉识别
今年3月8日,教育部就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下发通知,要求结合各地实际,采用二代身份证现场报名确认、现场采集照片和指纹或指静脉等生物特征、及时进行信息比对等措施严防替考。这是教育部首次正式在文件中提及高考可引入指静脉识别技术。
事实上,指静脉识别作为防替考利器首次走进公众视野,是内蒙古在去年高考中率先引入了这一高科技识别技术。
6月1日,罗敏团队正在试验“指静脉识别”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在日常生活中,指纹识别已被广泛应用于上班打卡、智能手机解锁等领域。但专家研究发现,指纹识别仍存在一定安全漏洞,容易被低成本复制和伪造。一方面,有些人的指纹采集不易,另一方面,指纹裸露在体表,可以被复制利用。
华西都市报记者发现,可用来代替本人指纹的指纹膜硅胶在网上居然有人公开叫卖。这种指纹膜硅胶可以在采集指纹后,再将其倒入模板里面成型。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